• 期刊首页
  • 期刊导读
  • 期刊介绍
  • 投稿指南
  • 邮箱投稿
  • 在线投稿
  • 联系我们
期刊导读
期刊介绍
投稿指南
邮箱投稿
在线投稿
联系我们

综合新闻

  • 地质科学论文网(地质学创新论文)
  • 地质科学文学核心期刊(地质学中文核心期刊)
  • 地质缺陷认定标准
  • 山东省地矿局第七地质大队技术支持蒙阴县地震
  • “天问一号”火星探测最新研究成果发布,我国

通知公告

  • 地质科学版面费是多少
  • 《地质科学》投稿方式
  • 《地质科学》数据库收录影响力

您现在所在位置:主页 > 综合新闻 >

大旱之后有大震?地质专家:目前缺乏科学依据

来源:地质科学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2-09-07
【作 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 要】:许强首先举了一个驳斥的例子。今年成都理工大学一名毕业的博士后秦四清,目前从事地震研究,他写了一篇博客驳斥了“旱震理论”,许强认为他驳斥的非常有道理。从全球的统计来

许强首先举了一个驳斥的例子。今年成都理工大学一名毕业的博士后秦四清,目前从事地震研究,他写了一篇博客驳斥了“旱震理论”,许强认为他驳斥的非常有道理。从全球的统计来看,地震每年都要发生数百万次,其中6级以上的就会有数百次,7级的有数十次,8级的一年可能也有几次。那么按照这样一个概念,实际上不管旱不旱,我们怎么都会碰到地震。

此次地震后,网络上有不少关于地震的说法,其中“大旱之后有大震”的说法再次被提及。今年7月以来,四川遭遇10年来最严重的干旱,那么干旱与地震之间是否存在联系?泸定地震后,从地质灾害角度该注意些什么?针对这些热点问题,成都理工大学副校长、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许强教授作出回答。

同时,从统计学的依据上来说,许强表示,每年会发生数百万次的、各种级别的地震。而每年全球很多地方都在天旱,比如非洲很多地方,这些地方也没法说发生了大旱就会有大震。所以统计学上也不认为这中间有什么必然的联系。

长期以来有个说法——“大旱之后有大震”,今年四川经历了10年来最严重的干旱,在9月5日泸定6.8级地震后,让许多人想到了这个传言已久的说法。针对这个说法,许强教授认为,“旱震理论”至少到现在为止,没有什么科学依据,还没找到很充分的证据证明其实际存在。

此外,针对此次泸定地震,许强表示,要始终注意地震后的防灾减灾,特别是在接下来的华西秋雨中,注意局部的垮塌和山体滑坡等次生地质灾害发生。

9月5日,四川甘孜州泸定县发生6.8级地震,截至目前地震已造成65人遇难,抢险救援工作正在紧张进行中。

针对这样的说法,许强教授表示,把干旱和地震联系在一起,目前既没有理论依据,也没有统计学的依据。从理论依据上来说,至少目前没搞清楚天旱与地震究竟有什么关系。虽然现在强调多圈层之间的相互作用,认为大气圈、生物圈、水圈到岩石圈,再到地球里边的内圈,各圈层之间确实存在一定的相互作用。但相互作用的强度,是有差别的。那么有没有一些关系呢?许强表示,它也是有的,但是中间有没有必然的、非常紧密的联系,至少现在从理论上讲没有观测到。因为地震是地球岩石圈内部的一个破裂错动行为,天旱是受大气的影响。这是两个不同的圈层的相互作用,我们不能否定它,但是大气层和地壳运动之间的作用强度有多大?具体是怎样的数值?至少目前从科学上还没有把它搞得很清楚。

(稿件部分资料来源于成都理工大学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

据了解,“旱震理论”认为,6级以上的大地震的震中区,在震前的一到三年半的时间往往是旱区,并且旱区面积越大,震级越大;在旱后第三年发震的时候,要比旱后一年内发生的震级更大。

上一篇:中国科学家推动天坑地质研究(延伸阅读)
下一篇:江西省地质局多个项目获2022全国优秀测绘工程奖

地质科学投稿 | 地质科学编辑部| 地质科学版面费 | 地质科学论文发表 | 地质科学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21 《地质科学》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